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教育在線

妙“羽”生花:呼和浩特"90 后"殘疾人運動員張博的拼搏路

2024年08月20日 09:18   來源: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

圖為運動員張博訓練中。陳可欣攝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8月20日電(陳俊燕 陳可欣)在呼和浩特,有一位 29 歲的聽力殘疾人運動員張博,他用羽毛球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拼搏人生。

  張博與羽毛球結緣已有 15 年之久。2016 年,在呼和浩特殘聯(lián)的推薦下,他正式開啟了殘疾運動員生涯。從此,他一路拼搏,過關斬將。在 2021 年 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張博榮獲羽毛球男子雙打亞軍,創(chuàng)造了內蒙古自治區(qū)殘疾人羽毛球比賽歷史最好成績。他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宣告:“人生無設限,沒有不可能!

  當張博站在賽場上,他展現(xiàn)出的樂觀自信、自強不息令人動容。賽前封閉式訓練的日子里,他控制飲食,克服傷病與意外,經歷瓶頸期的崩潰,也有過累到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偶像林丹的激勵、家人的支持、隊友的陪伴以及教練的鼓勵,讓他一次次戰(zhàn)勝自我。

  張博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運動員,還是呼和浩特鐵路局機務段的一名技術工人。他努力平衡訓練與工作,做到兩頭都不耽誤。日常中,他會抽出時間進行羽毛球訓練,夯實基本功,積極為明年在大灣區(qū)的比賽做準備。

  此外,張博還擔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聾協(xié)主席。他立志為殘疾人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用左手緊握球拍,以羽毛球為筆,為自己的人生“打”出絢麗之花。

  張博的故事激勵著每一個人,讓人們看到了堅持與奮斗的力量,相信在他的影響下,會有更多殘疾人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完)

編輯:尚虹波
圖片新聞
  • 初秋巴丹吉林沙漠:沙海耀金 湖泊斑斕
  • 那達慕競技場上的“她力量”
  • 在“草原云谷” 區(qū)域頂流背后的年輕人怎么捕捉流量
  • 錫林郭勒盟第十七屆搏克排位賽開賽
  • 內蒙古森工集團走出合資合作之路
  •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考古發(fā)現(xiàn)遼代陪葬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