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今日要聞

錫林郭勒草原深處的骨雕傳承人:30載刀尖刻骨,展現(xiàn)草原生活

2023年09月26日 17:4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錫林郭勒9月26日電 題:錫林郭勒草原深處的骨雕傳承人:30載刀尖刻骨,展現(xiàn)草原生活

  作者 奧藍 菊娜 其樂木格

  工作臺前,屑沫飄濺。烏云畢力格神情專注,手中的刻刀在動物骨骼上熟練游走。隨著原材料被一點點鑿去,刀下的作品越來越清晰。

  這些天,他正在創(chuàng)作新作品《傳奇馬頭琴》。這是一把將羊棒骨、羊肋條等原料經過精心雕琢后,拼接組合成的馬頭琴!斑@是客戶定制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馬頭琴誕生的傳說故事,售價6萬元!

  烏云畢力格來自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新寶拉格鎮(zhèn)巴彥查干嘎查牧民家庭,如今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級蒙古族骨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今年45歲的他,從事骨雕創(chuàng)作已近30年。

  蒙古族骨雕以牲畜各部位骨頭為原料,雕刻和磋磨制成。它將傳統(tǒng)蒙古族圖案和雕刻技藝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和民族地域特色。

  “蒙古族骨雕是在長期游牧生活中產生的古老技藝。一件骨雕作品的完成,需要數(shù)十道工序!睘踉飘吜Ω袷軤敔敽透赣H的影響,從小熱愛傳統(tǒng)骨雕,介紹起來頭頭是道。

  烏云畢力格的靈感大多來源于蒙古族傳說以及草原日常生活。最初時,他利用餐桌上吃剩的羊骨頭、羊角做刮馬汗板、馬絆以及一些小飾品。

  他告訴記者,骨頭形狀不規(guī)則,比石頭脆弱,可塑性也比不上石頭和木頭。骨雕從選料、開料、刮骨、畫樣、雕刻、打磨,再到上色等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大學問。

  “必須在選料的時候就開始設計,構思出作品的形狀。雕刻時也要一氣呵成,否則會影響作品的美感,甚至導致創(chuàng)作失敗!睘踉飘吜Ω裾f。

  2005年,他創(chuàng)辦了鑲黃旗牧馬人手藝文化產業(yè)有限公司,專注骨雕創(chuàng)作。走進他的工作室,古樸典雅的胡琴、花紋繁復的筆筒、風格迥異的駿馬......300余種骨雕作品讓人大開眼界。

  “骨雕不僅可以放在家里當擺設品,在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用處!边@些年,烏云畢力格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骨雕技藝手法,在作品中融入現(xiàn)代元素,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喜愛這項傳統(tǒng)藝術。同時,他還通過抖音等平臺展示和出售自己的作品。

  烏云畢力格告訴記者,讓他最驕傲的并不是銷量好或者是(作品)被賣了高價,而是作品的文化價值被人們認可。

  自開始制作骨雕以來,他的《草原之韻》《吉祥五蓄》《馬鞍》等一系列骨雕藝術作品在自治區(qū)級、盟市級的比賽中多次獲獎。2015年,《骨雕馬鞍》《骨雕馬頭琴》兩件作品被錫林浩特市職業(yè)學院博物館收藏;2018年,《關于馬文化的骨雕作品》《牛頭上骨雕的作品》兩件骨雕作品被錫林浩特德誠博物館收藏。

  2021年2月,烏云畢力格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蒙古族骨雕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草原生活與骨雕文化融合,讓更多人感受到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談及初心,他說得堅定。(完)

編輯:張林虎
圖片新聞
  • 內蒙古阿爾山白狼鎮(zhèn)鹿村 游客與鹿零距離接觸
  • 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呼和浩特開幕
  • 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呼和浩特開幕
  • 興安盟:開學“第一課”消防安全進校園
  • 通遼:檢察官“夜市普法”
  • 向沙漠下了一個“訂單”:烏蘭布和沙漠里種出有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