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臺
俗稱雙玩意兒、二人班,是植根于蒙、晉、陜、冀民間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地方劇種。呼和浩特地區(qū)二人臺屬于西路二人臺。二人臺藝術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產物。2006年,二人臺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雙墻秧歌
是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今雙河鎮(zhèn)雙墻村)土生土長的民間舞蹈形式,已有300余年歷史。雙墻秧歌吸取戲曲中文唱武打等表演藝術,將歷史、民俗、民間文化知識等嵌入其中,是具有黃河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2007年,雙墻秧歌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晉劇
中路梆子屬晉劇中的一種,流傳于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也稱“山西梆子”“晉劇”,清末民初傳入內蒙古地區(qū)。融入了晉白、京白和當地的方言,表演質樸,曲調婉轉。中路梆子是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相結合的典型,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戲劇劇種。2006年,晉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腦閣
是清朝中期由晉陜等地的移民傳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一種民間社火表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腦閣是由成年男子將1—2名兒童扛在肩上進行表演的舞蹈,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綜合造型藝術和表演形式。2008年,腦閣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族金銀器制作工藝
也稱蒙鑲制作工藝,是北方民族在中國傳統(tǒng)金屬工藝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手工技藝,包含鏨雕、浮雕、掏空、掐絲花、鎏金、景泰藍等多種工藝。蒙古族金銀器兼具實用性、觀賞性及禮儀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民俗學價值。2013年,蒙古族金銀器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炕圍畫
也稱墻圍畫,是一種在炕圍墻(框)上作畫的民間繪畫藝術。據傳起源于宋代末期,發(fā)展于清朝,興盛于民國年間。呼和浩特地區(qū)大部分畫炕圍的藝人都來自山西、河北兩省?粐嬌钌钤谌罕姷纳钪,是一種極具審美的民間藝術形式。2009年,炕圍畫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西口故事
是明朝至民國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移民現象。其中有一路以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等為主要遷出地,到達今天以呼和浩特為中心的內蒙古西部各地。走西口對呼和浩特地區(qū)農業(yè)、商業(yè)、飲食、語言、藝術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大大促進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君子津傳說
君子津是歷史上重要的黃河渡口之一,具體位置尚無定論,有資料記載位于托克托縣和清水河縣交界喇嘛灣處。相傳有一位商人攜帶金銀渡河卻突發(fā)疾病去世,津長將商人和金銀一起放入墓中分文未動,為了贊揚津長的高尚品格,該渡口改稱為君子津。這個承載了千年傳說的古渡口,是正直無私、淳樸善良、誠信仁愛的黃河人民的象征。
大盛魁故事
是中國近代商業(yè)史上最大的旅蒙商號。由山西人創(chuàng)立,于清朝康熙年間開業(yè),1929年宣告歇業(yè),有200多年的歷史。其鼎盛之時,擁有國內外分號82家,駱駝2萬多峰!耙粋大盛魁,半座歸化城”,大盛魁在呼和浩特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3
第三序列:巷陌時空
塞上老街
位于玉泉區(qū)大南街大召附近,全長約380米,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己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歸化城最重要的商業(yè)街之一。老街最早叫朋蘇克街,后來改稱通順街,發(fā)軔于明,初興于清,興盛于民國。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一條街,是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
小白樓(新華社駐內蒙古分社)
位于新城區(qū)中山東路5號,建成于1955年,因通體白色而得名。最初為蒙古國駐呼和浩特領事館所在地。1984年,新華社駐內蒙古分社搬入后一直使用至今。這座特色鮮明的建筑,是呼和浩特市一道亮麗的標志性文化景觀。2006年被批準為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寬巷子
位于回民區(qū),西起通道南路,東至前新城道,長300多米。因早年為呼和浩特市最寬的巷子而得名。寬巷子的飲食文化極為昌盛,著名的老字號和知名店面基本都集中于此,尤其以燒麥、羊雜碎、焙子等為代表的特色飲食深受人們喜愛,已打造成為百年美食街。
白塔火車站舊址
位于賽罕區(qū)巴彥街道前羅家營村,建成于1921年,是平綏鐵路沿線的重要車站,由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先生設計,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白塔車站作為歸綏地區(qū)對外交流和經貿往來的重要窗口,經歷過戰(zhàn)火的洗禮,是呼和浩特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進程的歷史見證。
興盛街
原名圪料街,因街巷彎曲而得名。東起小召街北口,西至石頭巷北口,長220米。歸化城時期圪料街兩邊商鋪繁多,有剃頭鋪字號“喜順堂”,制作算盤、尺子的“源福泰”和老藥鋪“元泰和”等。1956年更名為有著吉祥寓意的興盛街。興盛街因其迂回環(huán)繞且極具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呼和浩特市一條特色老街。
老缸房街
北起新城東街,南至書院街,長615米。綏遠城建好后,為了滿足駐守兵民的生活需要,在老缸房街開辦了一些手工作坊,制作大醬、醬油、醋、燒酒、麻糖、糖稀等食品,用大缸進行售賣。1931年,這條街道正式被命名為老缸房街。歷史悠久的老缸房街蘊藏著歸化城的煙火記憶。
通順大巷
位于玉泉區(qū)塞上老街南側,長330多米。據傳,通順大巷曾經以范姓商人為名,叫大范家巷。從1956年開始,因為緊鄰通順街(今塞上老街),便更名為通順大巷。通順大巷曾是歸化城繁華的商業(yè)街道,明清建筑風格體現了獨特的年代記憶,如今已打造成為吸納全國各地風味美食的小吃一條街。
古豐書院(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位于回民區(qū)環(huán)河街33號,前身為1885年設立的古豐書院。古豐書院為第41任歸綏道道員安詳創(chuàng)建,因呼和浩特地區(qū)古時稱豐州而得名。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1903年建校,稱歸綏中學堂,歷經百年。此后幾易其名,上世紀80年代改稱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沿用至今。
奮斗中學(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位于新城區(qū)呼倫貝爾南路1號,前身為私立奮斗中學,由愛國將領傅作義于1942年創(chuàng)辦于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1950年遷址歸綏市,1952年更名為歸綏市第二中學,1954年改為現稱。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建校以來秉承“奮斗”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
4
第四序列:館院記憶
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大的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qū)。2007年7月31日對外開放,現有藏品150466件套,設置“遠古世界”“文明曙光”等九大基本陳列。
內蒙古美術館
內蒙古美術館始建于1957年,新館于2017年8月4日開館,建筑面積35893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師貝聿銘設計,是自治區(qū)唯一代表國家征集中外美術作品、開展藝術學術研究、進行造型藝術展示的場所。
呼和浩特博物館
呼和浩特博物館1989年建館,2009年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是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頂端有白駿馬凌空奔騰的造型,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大白馬博物館”,是呼和浩特市歷史地標性建筑之一。
烏蘭夫紀念館
烏蘭夫紀念館于1992年12月23日落成開館,紀念館占地30000平方米,生動翔實地展現了烏蘭夫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朽功勛,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德勝溝鄉(xiāng)蘑菇窯村東的大青山深處,是抗戰(zhàn)時期通往蘇蒙的紅色交通樞紐、華北抗日戰(zhàn)線的橋頭堡。
內蒙古自治區(qū)展覽館
內蒙古自治區(qū)展覽館是我區(qū)第一座大型綜合性展覽場館,占地面積4.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是內蒙古標志性文化建筑,是自治區(qū)各方面成就的展示窗口,是開展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2023年入選首批自治區(qū)級非遺旅游體驗基地。
老牛坡紅色文化旅游區(qū)
老牛坡紅色文化旅游區(qū)位于清水河縣北堡鄉(xiāng)境內,明長城腳下,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937年10月,老牛坡村秘密成立黨支部,是抗戰(zhàn)時期內蒙古在蒙晉交界地區(qū)成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和晉綏邊區(qū)紅色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5
第五序列:青城風物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游區(qū)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游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和山西省交界處,是黃河入晉第一灣,長城與黃河在這里握手。被譽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大黑河景觀帶
大黑河,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呼和浩特市境內河長139.5公里。大黑河景觀帶山水相依,郊野花帶、濱河步道、親子樂園、露營基地、軍事公園等一同構成功能完備的環(huán)城景觀鏈,是休閑身心的絕佳場所。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區(qū)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區(qū)位于土默特左旗西部,北依大青山,南抱哈素海,地處“呼包鄂”金三角腹地,交通便利。歷史上曾是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地方,文化底蘊深厚,北魏民歌《敕勒歌》所描繪的就是這里的景象。
哈素海
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內,是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俗稱“后泊兒”。水域面積30平方公里,水質肥沃,濕地資源豐富,有“塞外西湖”的美稱。入選《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發(fā)現內蒙古·100個最美觀景拍攝地”。
烏素圖古杏園
烏素圖,蒙古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古杏園位于回民區(qū)攸攸板鎮(zhèn)烏素圖村。烏素圖村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有300多年歷史,有“紅杏遺村”的美譽,烏素圖杏花被譽為著名的歸綏八景之一“杏塢番紅”。
烏素圖600年老榆樹
這株古榆樹高15米,胸圍6.5米,經歷了600年風雨,仍然高大粗壯、冠形飽滿、枝繁葉茂,被回民區(qū)東烏素圖村村民視為神樹。這株古榆樹是呼和浩特市第一株保護的一級古樹,被按照樣板工程的標準進行保護。
青城公園
青城公園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總面積46公頃,是集園林景觀、人文歷史、休閑娛樂、健身運動為一體的文化休閑綜合型公園,也是呼和浩特市主城區(qū)的天然“綠肺”。據《歸綏縣志》記載,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始建于1931年。
燒麥
燒麥又稱燒賣、稍美、肖米、稍麥等,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最早起源于元代初期,在呼和浩特的商途茶館出售,后演變成為今天的燒麥。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噴香可口,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
晉三元
1843年,山西餅匠攜妻帶子隨同走西口大軍進入歸化城(今呼和浩特舊城)淘金,制作山西風味糕餅。餅匠結合歸化城的民俗和飲食習慣,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歸化糕點流派,深受百姓喜愛。2021年,晉三元玫瑰餅制作技藝成為呼和浩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來源:內蒙古日報)